古伽各型号藻水分离干化一体船为苏州市太湖蓝藻防控工作构建移动式立体防控体系

2025-07-02 11:15:14

 古伽为苏州市太湖蓝藻防控工作构建移动式立体防控体系,组建大中小型长臂藻水分离干化一体船“舰队”,织密“监测—治理”协同网络,有效遏制蓝藻大规模暴发态势。


江苏省历来高度重视蓝藻防控工作,已向古伽科技采购200余艘各型蓝藻防控作业船,专项用于水域蓝藻防治。古伽科技秉持“应捞尽捞、前置预防”的产品设计理念,其蓝藻防治产品体系为江苏省蓝藻水华“主动前置、预防为主”的防控模式提供了重要支撑,切实助力区域水环境质量提升。

 

以下内容转载自"水美吴中"公众号!


“五位一体办褚主任,这里是香山街道水利站,这几天我街道叶山岛徐湾古村太湖内港连续出现蓝藻集聚,该处水域进口较小,大型机械打捞船无法进来,我们人工船打捞效率又太低,请求支援!”


 

 

“收到,今年我区新购置了相应设备,应该可以解决你的麻烦,请发送具体点位,我马上调度船只过来。”

 

 

 

 

 

30分钟后,1艘小型长臂智能蓝藻打捞船从金庭镇白塔湾码头快速驶来,约10分钟后,徐湾村内港漂浮蓝藻得到迅速处置,湖面重现清澈,村民连连点赞。




“褚主任,这里是东山镇水利站,这几天连续吹西南风,我镇长圻码头避风港当前蓝藻集聚较多,镇打捞力量不足,请求区五位一体办协助应急处置。”


“好的,我现在马上安排工作人员前来现场了解具体情况。”

 

 

 

 

根据实时监控画面和现场反馈,区五位一体办精准研判,紧急调派1艘中型长臂式干化一体船前往处置,短短1小时便将这片“绿毯”清理完毕,保障了码头水域清洁和航运畅通,码头港湾游船上的游客都啧啧称奇。




“五位一体办,这里是生态环境局,根据卫星云图显示,太湖西山岛以西外围水域出现蓝藻集聚,面积约15平方千米,我已把具体定位同步发送至你微信,请你调度力量尽快前往处置。”


“收到,情况已知悉,我尽快调度安排2艘大型长臂式干化一体船前往该片湖区处置。”

 

 

 

经过近2小时处置,该片水域蓝藻得到有效控制,2艘长臂“战舰”满载2.2吨“战利品”——藻泥,胜利归来。


这些不同地点、不同时段的高效处置场景,正是吴中区2025年太湖蓝藻攻坚战的生动缩影。根据省、市、区关于太湖安全度夏和蓝藻防控的系列部署要求,区水务局联合吴中农发集团及沿湖各板块,始终绷紧弦、拉紧弓,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工作思路,强化防控举措,系统构建全覆盖、高效率的蓝藻打捞防控体系,坚决守护太湖的碧水清波。



图片
一、扛起新使命,构建全域打捞新格局


“天堂之美在于太湖美”,吴中区拥有五分之四的太湖峰峦、五分之三的太湖水域、五分之二的太湖岸线,太湖保护范围最大、责任最重,连续三年蝉联全国市辖区GEP百强区首位。自安全度夏以来,太湖蓝藻水华呈现早发态势,水质藻情较不稳定。去年暖冬天气利于藻种越冬存活,再受今年以来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太湖流域降雨较去年同期少约7成,日照时数较去年同期高24个百分点),藻种发生明显变化,微囊藻占据优势(占比为64.8%,更易在水面造成集聚),叠加湖体营养盐仍然相对较高,更有利于藻类快速繁殖且容易导致水华。吴中区深刻认识到蓝藻防控形势的新变化,将打捞战线从传统的近岸2公里范围大幅向太湖纵深推进,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施太湖蓝藻“离岸打捞”工作

 

◉近岸“战区”:优化调整58处重点打捞布控点,明确太湖沿线9个镇(街道)负责227公里岸线近岸蓝藻打捞,同步将澄湖、小石湖纳入范畴;

◉离岸“战区”:划分成三山岛以南的南部湖区、西山岛以西的湖心区南部区域、漫山岛以西的湖心区北部区域三大片区,明确由区属国资吴中农发集团组建专业队伍负责打捞,形成“属地近岸、国资离岸、水务统筹”的立体化打捞新格局。




图片
二、升级新装备,打捞质效实现新跃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装备升级是提升打捞效能的关键。今年,我区分批购置大型长臂式干化一体船10艘,中型长臂式干化一体船2艘,小型长臂式智能蓝藻打捞船4艘,其他机械打捞设备6台套,新设备藻水分离速度达3000m³/天,藻泥产能最高可达2吨/小时,日均打捞处理能力从1万吨提升到2.5万吨,藻泥处置量从100吨提升至200吨以上,大大提升蓝藻机械化打捞处置水平,以大型长臂式干化一体船为例,面藻一次性处置最大宽幅达35米,面藻处理速度达5万平方米/小时

 

同时,对环太湖岸线约12.68公里的老旧围隔进行了全面修复加固,新建导流围隔3.5公里,形成65公里太湖岸线重点水域的第一道防线。这些“硬核”装备的投入使用,使蓝藻打捞处置效率实现了本质提升,有能力实现“当日藻当日清”。

三、筑牢新保障,夯实安全高效新基石

 


强大的战斗力离不开坚实可靠的后方保障,吴中区多部门合力,多措并举,全方位筑牢蓝藻打捞作业的安全高效运行基础。


基地焕新升级

沿湖设立4座船坞码头(东山镇1座,金庭镇2座,光福1座),全部加装船用充电桩,配备专职管理人员,确保打捞船只随时“满电满油”,处于最佳待命状态。

 

 

藻泥闭环处置

沿湖4座藻水分离站、3艘移动式藻水分离船统筹负责全区蓝藻打捞上岸藻水,会同离岸打捞上岸藻泥统一运送至区内“中农新科”藻泥处置基地进行末端资源化处置,实现打捞藻浆的即时高效减量化、无害化处理,杜绝二次污染。

 

 

 

监测智能联动

全新搭建吴中区太湖离岸打捞智慧化管理平台,搭载视频监控、轨迹定位、卫星电话等信息化模块,常态化运用无人机、AI视频等技术手段智慧巡查;接入生态环境部门每日水华分布卫星云图,共享气象部门24小时天气预报,设置海事部门一键应急救援功能;联动太湖周边城市共享蓝藻监测数据、水文气象信息,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实现蓝藻发生发展态势的精准预判和科学调度,织密蓝藻防控的“天罗地网”。

 

“蓝藻在哪里出现

我们的打捞力量就在哪里集结!” 

知重负重,履职尽责

我们将继续发扬连续作战

敢打硬仗的优良作风

以更加科学的部署、更加有力的举措

更加高效的执行

坚决打赢太湖蓝藻打捞攻坚战

全力保障太湖安全度夏


为太湖美增添更多美丽色彩

 

 

 

相关新闻